亚太支付指南:深度解析

Payments
Payments

提供面向各类企业的全方位支付解决方案,满足从初创公司到跨国企业的多维度需求,助力全球范围内线上线下付款。

了解更多 
  1. 导言
  2. 市场状况
  3. 支付方式
    1. 当前使用情况
    2. 亚太地区主流 B2C 支付方式
    3. 亚太地区主流 B2B 支付方式
    4. 新兴趋势
  4. 进入门槛及阻力
    1. 税收政策
    2. 撤单和争议
    3. 国际支付
    4. 安全和隐私
  5. 关键成功因素
  6. 关键要点
    1. 支持多种数字支付方式
    2. 移动端精细化运营
    3. 优先防范支付欺诈

在亚太地区开展支付业务的企业,可受益于当地蓬勃发展的数字支付和电商市场。亚洲数字支付市场交易额预计 2025 年达 3.99 万亿美元,2030 年将增长至 8.63 万亿美元。要成功开拓这些市场,企业必须理解客户多样化的支付偏好和区域基础设施挑战。

下文将阐述企业进入亚太支付市场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 支持多种数字支付方式
  • 移动端优化
  • 支付欺诈预防优先

市场状况

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正在重塑亚太支付市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渗透率提升,数字钱包等数字支付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银行服务覆盖不均,现金支付仍根深蒂固。例如柬埔寨 2021 年仍有 46% 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银行服务。

该地区各国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降低准入门槛、取消 POS 交易硬币结算等举措推动数字交易。但市场高度碎片化,各国基础设施水平、欺诈风险和监管环境差异显著。尽管存在挑战,随着更多消费者和企业接受数字支付的便捷高效,整体数字支付市场持续增长。

支付方式

从数字钱包到借记卡,以下是该市场线下和线上交易的常见支付工具。

当前使用情况

尽管越南、泰国等国家 POS 交易仍以现金为主,但数字支付已整体超越现金。2024 年亚太地区数字钱包占电商交易 75%银行卡市场持续增长。借记卡虽不如信用卡普及,仍广泛用于多种消费场景。

Apple Pay、Google Pay等全球数字钱包与 GrabPay、Touch 'n Go eWallet、Boost Wallet 等本地钱包共存。银联、Visa 和 Mastercard 信用卡及借记卡是线下线上支付的常见选择。

亚太地区主流 B2C 支付方式

  • 数字钱包
  • 信用卡
  • 借记卡
  • 先买后付 (BNPL)

亚太地区主流 B2B 支付方式

  • 信用卡
  • 银行转账
  • 电汇

新兴趋势

2023 年亚太地区 BNPL 支付占电商交易额 4.4%,预计 2024 年将提升至 5.4%。该支付方式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站稳脚跟,并逐步渗透马来西亚等市场——其规模预计将从 2025 年 25.2 亿美元增长至 2030 年 42.2 亿美元。Atome 和 Grab PayLater 等服务商支持客户分期付款。

东南亚地区银行服务覆盖不足使得加密货币对该区域客户具有特殊吸引力。根据 2023 年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越南、菲律宾和印尼分别位列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第三、第六和第七位。

进入门槛及阻力

亚太地区支付监管存在差异。以下是企业需了解的税收、撤单、跨境支付和支付安全要点。

税收政策

亚太地区增值税率差异显著,从台湾 5% 到斐济 15% 不等。日本征收 10% 消费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实行 15% 和 10% 的商品及服务税 (GST)。

撤单和争议

消费者保护法通常要求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卡组织、银行和金融机构主导撤单流程,当客户争议交易时企业将收到通知。在企业提供交易真实性证据期间,相关资金通常被暂时冻结。

国际支付

计划接受国际支付的企业需考虑以下因素:

  • 货币兑换
    由于亚太无统一货币,多国业务必须进行货币兑换。金融机构通常在企业客户基准汇率上浮加点。Stripe 等支付处理商可自动处理货币兑换,简化国际交易流程。

  • 多币种功能
    服务国际客户或开展线上业务的企业,通常需在支付网关集成多币种功能。这些系统自动识别客户位置并显示当地货币价格。

  • 法律合规要求
    各国对国际支付的监管不同,并随数字交易发展而变化。需持续关注并确保业务符合跨境交易和货币兑换的所有当地法规。

安全和隐私

亚太国家监管体系致力于构建安全透明的金融环境,增强客户与企业互信。重要安全隐私指南包括:

  • 数据保护法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法》等法规规范商业交易中的个人数据处理。企业收集、处理或传输个人数据前必须获得明确授权。

  • 电子交易指南
    泰国《2001 年电子交易法》等立法确立该地区电商和数字支付的合法性,促进公众信心。

  • 反洗钱 (AML) 法规
    符合国际标准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 (CFT) 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识别程序、保存交易记录并向当局报告可疑交易。

  • PCI DSS标准
    受理信用卡交易的企业和支付平台必须符合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 (PCI DSS),确保安全存储、处理和传输持卡人数据。

关键成功因素

尽管亚太数字支付市场持续扩张,但受限于技术基础设施和本地消费者偏好,企业仍面临挑战。以下策略可助力企业成功拓展亚太市场。

  • 多样化数字支付
    信用卡和借记卡、数字钱包、先买后付在亚太国家/地区广受欢迎,支持全支付类型的企业最能吸引支付方式单一的客户群体。

  • 直观的移动体验
    2022 年亚太地区(不含日本)移动电商销售额占电商总额超半数。优化企业网站和支付页面的移动端适配,并通过单页结账加速支付流程,可提升移动商业表现。

  • 适应性基础设施
    亚太支付系统存在基础设施缺陷,可能阻碍金融交易,包括大城市以外的网络连接不稳定。选择支持离线收取银行卡付款等功能的可靠支付软硬件,可避免连接问题导致的交易流失。

  • 升级反欺诈措施
    LexisNexis 2023 年报告显示 52% 的亚太企业过去 12 个月欺诈率上升,其中 34% 源于数字钱包等现代支付方式。企业需建立客户身份认证和持卡人数据保护系统以检测和预防欺诈

关键要点

亚太支付生态反映了该地区人口多样性、移动支付偏好及持续的支付安全挑战。围绕这些因素制定商业计划可实现更顺畅的市场进入。以下要点总结与商业建议。

支持多种数字支付方式

接受数字钱包
从国际钱包到 GrabPay、Boost Wallet 等本地服务商,数字钱包是亚太消费者的主流支付选择。线上线下同步支持该支付方式可提供熟悉体验。

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
为不使用数字钱包的客户提供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选项。

拥抱先买后付
先买后付提供支付灵活性。支持 Grab PayLater 等本地服务商有助于扩大客户覆盖。

移动端精细化运营

优化支付页面
调整网站和支付页面,确保移动端访问体验优质。

加速结账流程
通过单页或一键结账最大限度缩短结账时间,降低弃购率并提升销量。

开通支持与反馈渠道
提供便捷客服入口以解决支付问题提升满意度,通过反馈监控持续洞察消费者偏好。

优先防范支付欺诈

保护在线支付
采用 3DS 验证和 AI 欺诈检测工具,尽可能减少电商支付欺诈。

全阶段保护客户数据
保障客户支付数据安全,以建立企业信任并避免财务和声誉损失。遵守当地数据保护法规和 PCI DSS 标准。

选择安全支付软件
企业使用的支付软件决定支付系统整体安全性。选择采用端到端加密且符合 PCI DSS 标准的支付网关

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信息和教育目的,不应被解释为法律或税务建议。Stripe 不保证或担保文章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或时效性。您应该寻求在您的司法管辖区获得执业许可的合格律师或会计师的建议,以就您的特定情况提供建议。

准备好开始了?

创建账户即可开始收款,无需签署合同或填写银行信息。您也可以联系我们,为您的企业定制专属支付解决方案。
Payments

Payments

借助为各种企业打造的支付解决方案,实现全球范围线上线下收款。

Payments 文档

查找 Stripe 的付款 API 集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