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发票汇总了在指定时间段内发出的交易信息和多张发票。当与同一客户快速连续进行多笔交易时,可以将多张发票合并为一张发票。因此,使用合并发票可以提高会计效率。
日本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引入了发票制度。合并发票必须符合发票制度。因此,符合发票制度的合并发票生成工具和系统在日本企业中越来越普遍。
本文提供了有关合并发票格式、准备步骤、优点和注意事项的基本信息。我们还概述了如何遵守日本的发票制度。
本文内容
- 什么是合并发票?
- 合并发票的优点
- 关于合并发票的要点
- 合并发票格式
- 如何准备合并发票
- 在发票制度下创建合规的合并发票
- 构建符合发票制度要求的环境
- Stripe Invoicing 如何提供帮助
什么是合并发票?
合并发票包含特定时间段内多张交易发票和存款平单的汇总信息。例如,若以一个月为开票周期,则该月内发生的所有交易发票都会被汇总,以便能够以一笔总款提交发票。
合并发票通常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计费系统生成。在此过程中,每张送货单或发票上列出的详细信息都会被导入合并发票中,然后发送给客户。
与普通发票的区别
合并发票和普通发票都是向业务伙伴开具的,用于请求支付交易中产生的款项。它们也都明确注明了发票金额。然而,普通发票是针对每笔交易单独开具的。另一方面,顾名思义,合并发票将特定时间段内多笔交易产生的金额合并在一起,并请求支付总额。
虽然发票可以采用任何格式,但重要的是条目内容要清晰易懂,以便客户能够准确了解所计费的内容。因此,提前了解发票要求及其目的非常重要。
合并发票的优点
合并发票在 B2B 交易中常被用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以下,我们将阐述合并发票对开票方和收票方的益处:
对开票方的优点
当交易频繁时,为每笔交易开具发票会导致开出的发票数量庞大,这可能使得了解总开票金额变得困难。然而,如果改用合并发票,则可以轻松核对总开票金额。合并发票还可以减少生成发票和核对付款的工作量,并能防止发票遗漏和重复开票。
对收票方的优点
即使发票是由同一家公司开具的,也可以根据交易情况由不同的部门(例如销售和会计)开具。收到来自不同部门的多张发票可能会使收票方难以确定应支付多少金额。这可能导致付款遗漏或延迟,或担心开票方重复收费。
合并发票用于避免此类问题。合并发票将多笔交易的信息汇总到一份文件中,并注明总开票金额。这使客户能够立即核对总开票金额并继续付款流程。
关于合并发票的要点
合并发票使企业能够将多笔交易一起开票,在简化会计操作方面提供了显著的优势。然而,关于合并发票,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它们必须符合发票制度。
从本质上讲,仅靠合并发票无法满足发票制度的要求,因为它们缺乏相关细节。例如,合并发票和根据发票制度开具的合格发票有一些共同要素。它们必须包含开票公司名称、客户名称以及总计开票金额。然而,合并发票通常会省略一些细节,例如每笔交易的日期、具体交易详情、按消费税率划分的金额以及消费税金额。因此,仅凭一份合并发票通常被认为不足以完全符合发票制度的要求。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额外措施,例如在合并发票上附上单独的文件。下面我们将讨论符合发票制度要求的方法。
合并发票格式
合并发票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之一:
含税展示格式
含税展示格式是一种相对通用且简单的合并发票形式,仅包含最低限度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多笔交易的总开票金额。含税展示格式不包含每笔交易的详细信息,如产品名称和单价,但包含一般交易信息、开票金额和付款截止日期。
由于含税展示格式中不包含每笔交易的详细信息和开票金额,因此可以减少准备文件的工作量。然而,这也可能使得核实每笔交易的详细信息和开票金额变得困难。
详细分项展示格式
与含税展示格式不同,详细分项展示格式包含每笔交易的详细信息。换句话说,它是以发票明细单的形式生成的。
在详细分项展示格式中,除了总开票金额和付款截止日期外,还会包含每笔交易的详细信息,例如产品或服务名称、单价以及数量。
通过这种格式可以核实每笔交易的信息,包括适用的税率、消费税金额以及开票金额。这使得收票方仅凭合并发票就能验证开票金额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使用详细分项展示格式创建合并发票的最大优势在于,这种格式符合发票制度的各项要求。只要单个交易的详细信息中包含了合规发票所需的信息,即使是合并发票也可以用作合规发票。
如何准备合并发票
准备合并发票的基本步骤如下:
- 收集发票信息: 首先,必须收集指定时间段内所有交易的相关信息。为确保没有漏开发票,这一步务必做到全面细致,确保所有账单都已收集到位。在收集信息时,最好在开始前为每个交易日期、项目和客户分配一个参考编号列表,以便于操作。
- 提取发票信息: 提取要纳入合并发票的交易相关信息,将其放入上述列表或另一张工作表中。
- 转换为合并发票格式: 将提取的信息转换为合并发票格式,如含税展示格式或详细分项展示格式,或使用自动化工具。在此步骤中,要确保信息完整且准确。由于自动化工具的文本识别准确率各不相同,如果需要输入的信息不多,手动处理这一步可能更快、更准确。
- 发送合并发票: 将准备好的合并发票发送给客户。可以通过邮寄纸质版、将便携式文档格式 (PDF) 附件附到电子邮件中,或上传至客户可下载的网站来完成。考虑哪种方式对公司和客户都最为便利。然后,在客户批准交付方式后,开具合并发票。
在发票制度下创建合规的合并发票
随着 2023 年 10 月 1 日发票制度的实施,企业主必须开具并留存符合要求的合规发票,以确保进项税额减免能够准确、稳妥地执行。当前日本的消费税分为两个税率档次:标准税率 10% 和优惠税率 8%。该发票制度的引入正是为了建立与不同消费税率相匹配的进项税额减免机制。
因此,与按交易记录开具发票的情况类似,合并发票是否可以作为合格发票是应用进项税额减免的关键因素。有了这样的制度,卖方必须签发文件,仔细计划并充分考虑买家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在当前发票制度下处理合并发票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合并发票上附上发票明细单或送货单
要想确保合规,可以把合并发票和其他单据结合使用。
开具合格发票所必须的信息并不一定全部集中在同一份单据里。因此,可以借助多份文件拼合来满足发票制度的要求。
如果仅凭一张合并发票无法全部达标,就请为所属期间内的每一笔交易额外附上发票明细单或送货单。在这些单据上,务必把合格发票的必填项目——交易日期、商品名称、消费税税额、税率等——逐一写清楚。
例如,您可以在合并发票上填写发票系统登记号码,以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开票企业主。此外,对于合并发票无法完整呈现的交易细节,可将其补充在发票明细单或送货单上。这些文件组合使用即可满足发票制度要求。
不过,当使用多份文件时,必须确保各文件间的关联性清晰可查。因此,建议在合并发票上注明对应的发票明细单编号和送货单编号。此外,应将这些编号关联起来以进行管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快速了解这些信息。
将合并发票作为合格发票使用
另一种合规方式是将合并发票作为合格发票使用。要实现这一点,企业需引入符合发票制度要求的开票系统。
若企业在发票制度实施前已采用详细分项展示格式,则仅需微调格式即可合规。因该格式已完整包含所有交易细节,因此其合规难度远远低于含税展示格式。反之,若采用含税展示格式,则需对开票系统进行重大升级,因此建议提前规划以合理分配工作量。
企业也可选择将合并发票作为补充文件,同时单独部署合规发票生成工具。
将其他文件作为合规发票,并附上合并发票作为补充材料
另一种确保符合发票制度要求的做法,是将其他文件用作合格发票。
合格发票不一定是发票形式。只要文件满足发票制度对合格发票的各项要求,单独使用送货单或发票明细单也可达到合规标准。
这种情况下虽无需出具合并发票,但仍建议将其作为补充文件附上,这有助于提升企业间业务协作效率。
构建符合发票制度要求的环境
本文已全面介绍合并发票的格式规范、准备步骤、优点、合规要点及注意事项。
在当前发票制度下,若要确保买方顺利取得进项税额减免,需要开票方与收票方共同采取适当措施。根据制度要求,卖方必须向买方开具合格发票,且双方均需按规定期限留存发票。因此,使用合并发票的企业应建立配套制度,确保完全符合发票制度规范。
我们建议使用能够简化工作的在线工具,比如自动计算消费税的功能和会计软件,它们对于开具发票十分有帮助。
由于发票制度对进项税额减免设有严格规定,企业需提前做好准备,例如部署与合规发票兼容的账务系统,以及完成发票制度登记。完成这些工作后,涉及合格发票的财务处理工作效率将大幅提升。
Stripe Invoicing 如何提供帮助
Stripe Invoicing 简化了从创建发票到收款的应收账款 (AR) 流程。无论您是管理一次性账单还是定期开单,Stripe 都能帮助企业加快回款并简化运营:
- 自动化应收账款: 轻松创建、自定义和发送专业发票——无需代码。Stripe 会自动跟踪发票状态、发送支付提醒并处理退款,助您随时掌握现金流。
- 加速现金流: 通过集成的全球支付、自动提醒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催款工具,减少应收账款回收天数 (DSO),并更快地收款,帮助您恢复更多收入。
- 增强客户体验: 提供现代化的支付体验,支持 25 种以上语言、135 种以上货币和 100 种以上支付方式。客户可通过自助服务门户轻松访问和支付发票。
- 减少后台工作量: 在几分钟内生成发票,并通过自动提醒和 Stripe 托管发票支付页面减少催款时间。
- 与现有系统集成: Stripe Invoicing 与流行的会计和企业资源规划 (ERP) 软件集成,助您保持系统同步,减少手动数据录入工作量。
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信息和教育目的,不应被解释为法律或税务建议。Stripe 不保证或担保文章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或时效性。您应该寻求在您的司法管辖区获得执业许可的合格律师或会计师的建议,以就您的特定情况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