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支付指南:深度解析

Payments
Payments

提供面向各类企业的全方位支付解决方案,满足从初创公司到跨国企业的多维度需求,助力全球范围内线上线下付款。

了解更多 
  1. 导言
  2. 市场状况
  3. 支付方式
    1. 当前使用情况
    2. 新兴趋势
  4. 市场准入的便利性与壁垒
    1. 税务
    2. 撤单与争议
    3. 国际支付
    4. 安全与隐私
  5. 关键成功因素
  6. 关键要点
    1. 完善客户支持体系
    2. 降低支付欺诈风险

马来西亚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在 2025 年创造约 88 亿美元产值,为外资企业提供广阔机遇。计划拓展马来西亚市场的企业,需深入理解当地支付偏好、国际交易与支付安全 监管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细微差别。

下文将详细阐述计划进入马来西亚支付市场的企业需考量的事项,包括:

  • 采用移动支付
  • 优化客户支持
  • 防范支付欺诈

市场状况

为促进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已推行多项无现金支付扶持政策。现金与信用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同数字钱包等现代支付选项并存发展,且移动支付领域的主要服务商已在该地区持续涌现。

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马来西亚认同该组织金融一体化的共同愿景。这有望为区域内更顺畅的跨境支付铺平道路。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作为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金融政策并维护货币稳定,而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则负责资本市场的金融监管与执法。

支付方式

马来西亚民众已广泛接纳多元支付形态,以下为当前主流支付选项。

当前使用情况

马来西亚近年来已逐步摆脱现金经济模式。马来西亚进行或接收数字支付的成人比例从 2014 年的约 62% 提升至 2021 年的近 80%。而现金取款占支付卡交易总额的比重则从 2021 年的约 63% 降至 2025 年的约 50%。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卡交易均采用非接触式支付

二维码技术有助于推动小额数字交易的发展。GrabPay、Touch 'n Go eWallet 及 Boost 等数字钱包已深入市场,支撑从零售购物到账单支付的广泛交易。马来西亚城市地区成年人数字支付使用率 已从 2019 年的 25% 跃升至 2024 年的 88%。

马来西亚主流 B2C 支付方式

马来西亚主流 B2B 支付方式

  • 信用卡
  • 银行转账
  • 数字钱包

新兴趋势

先买后付 (BNPL) 解决方案在马来西亚日益普及,预计该市场在 2024 至 2025 年间将增长 15% 以上,规模达到约 25 亿美元。广大客户对分期付款表现出浓厚兴趣,Atome、Grab PayLater 和 ShopBack PayLater 等服务商备受青睐。

市场准入的便利性与壁垒

将业务拓展至马来西亚时,需特别关注税务、支付纠纷、国际支付及支付安全等要素。以下是重点概述。

税务

销售税的标准税率为 10%,部分商品享受 5% 的优惠税率。尽管消费者会直接感受到该税项对商品价格的即时影响,但企业需负责代收代缴至政府机构,若管理不当或逃税将面临处罚。

撤单与争议

在马来西亚,撤单与争议主要受国家银行 (BNM) 推行的支付卡改革框架规制。该框架旨在提升银行卡使用率、维护公平交易,同时为客户提供渠道,以质疑未经授权或存在问题的交易。

马来西亚持卡人发现未经授权的交易时,可通过发卡行发起撤单请求。企业可选择接受撤单,或提供交易合法的证据。若企业能提供充分举证,则举证责任将转移至持卡人方。

国际支付

在马来西亚接受国际游客或企业付款时会面临额外挑战。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 货币兑换
    转化率实时变动,手续费通常介于 1% 至 3% 之间。部分企业会承担此项成本,另一些则将其转嫁给客户。借助 Stripe 等第三方货币兑换平台,企业可简化该流程。

  • 多币种支付功能
    面向国际客户或开展线上业务的企业,通常会在支付 网关 中集成多币种支付功能。这些系统能自动识别客户所在位置,并显示当地货币价格。

  • 其他市场的支付方式
    适应其他国家流行的支付方式(例如,中国的微信支付、新加坡的 PayNow)可通过简化结账流程提升国际游客的消费体验,从而促进销售额增长。

安全与隐私

马来西亚持续更新完善监管框架以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企业在接收付款前,需重点关注以下支付安全法规。

  • 数据保护法
    马来西亚《2010 年个人数据保护法》是规范商业交易中个人数据处理的主要立法。该法强制要求企业在收集、处理或传输个人数据前,必须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

  • 电子交易指导规范
    2006 年《电子商务法》1997 年《数字签名法》的颁布,旨在赋予电子合同与传统纸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其中1997 年《数字签名法》为安全数字签名的使用提供了法律框架,为电子交易增添加密验证层级。

  • 支付卡改革
    《支付卡改革框架》致力于优化国家支付基础设施、推广公平交易,并推动电子支付的普及。该框架涵盖的操作效率、安全标准及信用卡与借记卡业务透明度等问题,均为改革重点领域。

  • 移动支付监管规范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出台的指导方针旨在确保移动支付与数字钱包的安全性及易用性。该规范涵盖从互联互通到安全措施的多重维度,全力保障用户资金与数据安全。

  • 反洗钱法 (AML)
    马来西亚反洗钱与反恐怖主义融资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识别程序、保存交易记录,并向当局报告可疑交易。该法案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等国际机构制定的标准保持统一。

关键成功因素

每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都面临各类挑战。尽管马来西亚支付基础设施持续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企业仍需警惕潜在障碍。以下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可行方案。

  • 现金支付考量
    吉隆坡、槟城等都市区已广泛接受数字支付,但农村地区普及速度相对滞后。据世界银行数据,尽管 89% 的马来西亚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但 2024 年仅有 36% 的人进行过线上数字支付。这种差异意味着开展线下业务的企业仍需迎合喜欢现金支付的客户。

  • 多元化支付选项
    尽管信用卡 使用十分普遍,但 GrabPay、Touch 'n Go eWallet 及 Boost 等数字钱包同样普及。企业应在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提供多样支付方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支付偏好。

  • 优化电商支付体验
    企业应考虑到马来西亚高达 98% 的互联网普及率,在设计移动端与网页端支付页面时,充分考虑当地语言及用户偏好。这将为马来西亚顾客简化结账流程,提升支付体验。

  • 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调查显示,网络欺诈占比从 2016 年的近 18% 升至 2020 年的约24%,而 2019 至 2021 年间上报的金融欺诈案件数量年均增长20%。这些安全隐患可能延缓新型支付技术的普及,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先进安全协议的投入。

关键要点

马来西亚支付领域呈现出多元化人口特征与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企业若能根据本地偏好与支付法规调整自身策略,将有望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支付体验。以下是马来西亚支付市场概况及收款技巧总结。

采用移动支付

  • 适应本地化数字钱包
    尽管国际支付选项至关重要,但许多马来西亚人仍高度依赖区域性的移动支付方式。将 GrabPay、Touch 'n Go eWallet 及 Boost 等数字钱包集成到贵方支付流程中。

  • 支持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支付在马来西亚十分普及,且中央银行推出的相关举措也促进了二维码支付的发展。请提供标准化的二维码支付选项,让支付流程更快捷、更方便用户使用。

  • 优化移动端界面
    企业应升级移动端界面,把握移动支付增长机遇。此举不仅能简化支付流程,还有助于增强数字支付新用户的信心。

完善客户支持体系

  • 开通即时支持与反馈渠道
    提供便捷的客户支持通道既能有效解决支付问题,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请确保客服团队能及时响应反馈。

  • 提供语言选项
    将支付界面翻译为马来语、中文普通话及泰米尔语,能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用户群体打造更直观的支付体验。

  • 考虑文化节庆促销策略
    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节庆(如开斋节与屠妖节)为企业提供了与本地客户建立联系的良机。可在这些消费高峰期策划季节性促销或支付激励活动。

降低支付欺诈风险

  • 保护在线支付安全
    安全仍是马来西亚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采用欺诈检测及预防工具,如3D Secure,为在线交易增加一层额外的保护。

  • 强化客户身份验证
    采用先进的身份验证措施既能提升支付流程的可信度,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欺诈交易。建议使用生物识别验证与双重认证技术来确认客户身份。

  • 掌握最新的监管要求
    马来西亚《支付卡改革框架》为支付系统提供规范性指导。在遵守该框架准则的同时,需密切关注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发布的新规。

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信息和教育目的,不应被解释为法律或税务建议。Stripe 不保证或担保文章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或时效性。您应该寻求在您的司法管辖区获得执业许可的合格律师或会计师的建议,以就您的特定情况提供建议。

准备好开始了?

创建账户即可开始收款,无需签署合同或填写银行信息。您也可以联系我们,为您的企业定制专属支付解决方案。
Payments

Payments

借助为各种企业打造的支付解决方案,实现全球范围线上线下收款。

Payments 文档

查找 Stripe 的付款 API 集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