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单一产品正确定价是一项挑战。为多种产品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既能支持商家的商业模式,又能引导客户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任务。产品组合定价涉及设计整个产品系列的关系,并研究每种产品如何与其他产品互补或竞争。您需要研究定价如何推动行为,以及当新产品、新渠道或新客户群介入时,系统如何保持稳定。
下面,我们将从核心框架到常见误区,解释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是如何运作的。
本文内容
- 什么是产品组合定价?
- 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类型
- 如何制定成功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 产品组合定价的常见挑战有哪些?
什么是产品组合定价?
产品组合是指您销售的全套产品或服务,可能是一个单一的产品线,有分等级的选项(如“基础”、“专业”、“企业”),也可能是在同一品牌下销售的多个不相关的产品线。无论是哪种情况,产品组合定价都是一种制定价格的策略,以使产品价格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每个产品的定价都需要基于客户群、品牌和利润的大局。客户会对产品进行比较,尤其是来自同一家公司的产品,而定价则会发出有关价值和定位的信号。协调的定价策略有助于细分客户群,捕获更多的市场份额,从注重预算的买家到高端消费者。当某些产品陷入困境时,组合中的其他产品可以帮助维持收入。明智的定价组合可支持商家的整体稳定性。
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类型
产品组合定价是指评估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客户如何看待每种产品。不同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解决的是不同种类的产品关系,而正确的定价策略取决于您的客户如何与您的产品互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五种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产品系列定价
当您的产品系列在性能、特性和使用案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时,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与其孤立地为每种产品定价,不如有意识地在产品线之间建立定价阶梯。这就建立了一个清晰的价格-价值阶梯,鼓励客户在“好”、“更好”和“最佳”之间进行选择,并通过价格锚定强化品牌定位。
例如,智能手机通常包括基础型、中档型和高端型。苹果 iPhone 的定价反映了性能、摄像头技术和显示屏尺寸。定价差距引导客户基于价值和预算进行升级(或降级)。
使用这种策略时,要确保价格差距是由实际差异造成的。否则,客户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或者被与价值不符的定价所迷惑。
可选产品定价
在这种策略下,核心产品按基础价格出售,客户可以增加可选的附加产品。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持入门价格的同时,让买家有余地根据自己的偏好或优先事项定制购买的产品。这就通过降低初始价位使基础产品更具吸引力,并从那些希望获得更多功能或便利的买家那里捕获额外收入。它既鼓励客户定制,又不会使产品阵容过于复杂。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推出一款标准配置的基本车型,然后分别对四驱系统、智能安全科技、豪华内饰套餐等升级配置进行定价。买家最终会构建出自己理想中的产品版本。
使用这一策略时,要确保基础产品能够独立存在。如果感觉过于简约,买家可能会感到有压力或被操纵升级。
捆绑式产品定价策略
该定价模式基于两部分架构:核心产品和必须重复购买的配套产品。初始购买项目通常采取激进定价,以推动产品渗透,而后通过持续购买“捆绑式”产品获取持续收益。此模式在初始销售后可带来经常性收入,在降低主产品使用门槛的同时,通过需求或使用便利性构建客户忠诚度壁垒。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打印机和墨盒。打印机的定价可能低于成本,但它只能使用专有墨水。同样,游戏机可能利润微薄,但游戏销售或平台订阅却成为高利润的收入来源。
当您使用这种策略时,请确保您的客户不会感到被套牢。持续的产品必须提供真正的价值,否则你将面临客户抵触、客户流失及声誉受损的风险。
副产品定价策略
如果您的生产流程会产生次要材料或废料,并且这些产出具有潜在价值,您可以对其进行定价并销售,以抵消核心生产成本。这样可以将废物转化为收入,降低处理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主产品的边际效益。这样做的目的是捕获边际收益,提高单位整体经济效益,而不是建立一条新的业务线。
例如,肉类加工流程可能会产生兽皮、骨头或脂肪等副产品。它可以将其出售给明胶或皮革生产商,而不是将其作为废物处理。木材厂可以将锯屑或刨花卖给刨花板生产商。在这两种情况下,副产品都不是商家的业务,但却能提高核心产品的经济效益。
产品捆绑定价策略
捆绑销售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组合在一起,以低于各部分总和的单一价格进行销售。捆绑销售做得好的话,可以提高感知价值和平均订单量,同时向客户介绍更多的产品。该策略在不压缩利润率的前提下,通过将产品组合在一起,拉升客户开支,又可借助业绩良好的产品带动滞销品周转,最终使交易溢价且不损利。
例如,一个生产力软件套件可能会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及演示文稿工具捆绑成单一订阅 服务。或者,一个化妆品品牌可能会以适度折扣提供“全套护肤程序”套装,其中包括洁面乳、爽肤水及面霜。
使用这种组合定价策略时,须确保捆绑产品具备真实价值溢价。同时要注意,避免冲击单品价格体系,或过度折让导致个别产品价值认知贬损。
如何制定成功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产品组合定价是一项重大的设计挑战,涉及产品、价值认知、客户行为及商家目标之间的关系管理。下面介绍如何慎重处理这一问题。
确定目标
在作出定价决定前,需先明确成功标准。您是为了最大化收入、抢占市场份额、彰显高端定位,还是构建追加销售体系?
不同的目标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定价权衡。若以市场渗透为目标,入门级产品的定价可能需要低于其实际价值;若以规模扩张为目标,则需着力构建合理的升级路径。
确保定价策略支持您的总体战略
您的定价策略须强化您的市场定位。若是高端品牌,则定价需彰显其价值;若是大众化品牌,则应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以定价策略驱动销量增长。
研究您的品牌背景:
您的客户对每个价位的期望是什么?
竞争对手如何定位同类产品?
您的成本结构是什么?其灵活性如何?
凸显产品间的差异化
客户应该能够直观理解不同产品间的溢价依据,以及各产品的目标客户类型。若您的产品定价等级、捆绑或附加项的差异化不足,人们往往会默认选择最便宜的产品,或对所获价值感到不确定。因此,须明确定位产品系列中每种产品的战略角色,并通过定价策略强化这种角色。
这可能意味着:
低门槛入门产品,用于吸引客户
“明星”产品,具备差异化特性与利润空间
高端等级,服务高忠诚度用户
避免随意价格断层或选项间相互蚕食。
结构不要过于复杂
过多的等级、捆绑或一次性定制化服务,会导致定价难以解释且销售阻力大增。定价模型越复杂,客户就越难决定,团队也越难管理。
保持定价策略清晰易懂。精简的定价模型可以帮助您:
指导客户决策
精简 账单 和支持问题
建立可扩展的定价体系,避免频繁进行一次性定价
使用数据与实验
定价策略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测试。尝试不同的捆绑方案、价位或等级配置。测量客户采纳率、转化率及后续行为(例如,留存率、产品升级)。
即使是细微的调整,也能洞察:
99 美元是否比 109 美元带来更高的客户转化率?
捆绑销售是否会降低客户流失?
人们是否跳过中间等级,直接从入门级升级至高端等级?
利用这种数据洞察来指导您的产品组合。从低风险的试验开始,并加倍投入有效的策略。
确保您的工具能够支持策略的持续更新
如果您的系统无法支持,再好的定价策略也会很快失效。无论您是提供基于用量的账单、按需附加项,还是定制企业套餐,您的内部基础架构都须确保准确且可扩展的定价执行能力。
例如,Stripe Billing 可以让商家管理复杂的定价方案,如分等级定价、周期性附加服务和自定义账单逻辑,而无需每次都重新设计系统。这种灵活性使公司能够持续测试、快速调整和规模扩张,有效规避内部系统瓶颈。
无论您使用哪个平台,都要确保它可以:
支持您当前的定价逻辑
处理按比例分配和等级迁移等变更事项
与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分析和财务堆栈集成应用
您的定价应与策略保持协同。
设计促进客户长期增长
最佳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为客户与企业铺设共同成长之路。
这可能意味着:
低门槛入门价位
打造自然转化节点的升级路径
在不改变基础方案的前提下持续提升价值的附加项
“先落地后扩展”策略在此场景下尤为适用,通过低门槛准入吸引客户,再基于价值实现逐步提升客户支出。但需注意:若入门级定价偏离合理区间,可能导致客户满足于与您的真正价值相差甚远的产品。
持续调整定价策略
产品组合定价并非一成不变。市场在变化,客户的期望也在变化。您的定价也应如此。
监测每个产品或方案的执行情况:
某些定价等级过高还是过低?
捆绑销售会提高留存率吗?
是否有一种产品基于用量或利润率一直定价过低?
跟踪收入、客户终身价值 (LTV)、流失率和组合变化,并在必要时进行调节。目标是不断完善。您的设置越灵活,您的反应能力就越强。
产品组合定价的常见挑战有哪些?
产品组合定价往往存在多重复杂性,以下是最常见的问题:
产品间的蚕食效应
如果定价体系失序,低价产品将侵蚀高利润产品的市场份额。当价格差距没有体现出有意义的价值差异,或产品系列缺乏明确的升级路径时,这种情况就会经常发生。若低价位产品提供的体验趋同,客户往往倾向低价选项。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确保每个产品都有明确的差异化。价格增幅应与功能升级相对应。否则,将导致客户形成低价购买偏好,即便其支付意愿原本更高。
客户困惑
过多的选择、不明确的差异或与感知价值不符的定价都会让客户感到无从下手。如果客户不知道为什么 A 产品比 B 产品贵,也不知道每种产品是为谁准备的,他们往往会选择最安全(通常是最便宜)的产品,或者一走了之。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命名、价值阶梯及直观对比凸显产品差异。精简清晰的产品组合结构,通常优于差异模糊的复杂产品结构。
渠道冲突
如果您通过多种渠道(如直接面向消费者、零售商和分销商)进行销售,定价不一致可能会造成问题。您的在线价格可能会低于合作伙伴的店内报价,或者您网站上的捆绑销售可能会与零售商的促销活动重叠。
为解决这一问题,要与渠道合作伙伴密切协调。制定有关广告定价、捆绑结构或渠道专属库存保有单位 (SKU) 的规则。冲突往往是因为缺乏透明度导致的。
不同组合的价格敏感度不同
不同的产品吸引不同的细分市场,并非每个买家对定价的反应都一样。一些客户对价格高度敏感,而另一些客户则更在意便利性、品牌或性能。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要对产品线采用单一弹性假设。经济实惠的产品可能需采取更严格的价格管控,而高端产品在价值显性化条件下可支撑更高溢价空间。应通过客户细分与市场调研 来进行相应的定价。
管理挑战
产品越多,定价、捆绑或销售方式的变化越多,您需要管理的账单、库存、履行和支持性工作就越多。增加的粒度会造成实际和不便的开销。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确保定价结构带来的收入超过内部成本。尽可能简化,并使用可以扩大规模的工具。此时,Stripe 的账单基础架构可以通过自动处理有关 计量开单 或自定义方案的复杂逻辑来提供帮助。
品牌稀释
当您的产品组合包括低价和高端产品时,您的品牌故事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您是否是高端产品?你是否注重价值?如果客户分辨不清,他们可能会开始质疑高端产品的质量或低价产品的合法性。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保持品牌架构的简洁。子品牌(如丰田与雷克萨斯)或清晰的细分(如 "Pro "与 "Lite")有助于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只要确保产品系列中的每一款产品都有归属感,并传达出品牌的内涵即可。
产品组合定价工具很强大,但也要寻求平衡。在设计一种适用于多种产品、客户和渠道的定价结构时,这些挑战是必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信息和教育目的,不应被解释为法律或税务建议。Stripe 不保证或担保文章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或时效性。您应该寻求在您的司法管辖区获得执业许可的合格律师或会计师的建议,以就您的特定情况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