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scontinuation of the EC card in Germany

Payments
Payments

提供面向各类企业的全方位支付解决方案,满足从初创公司到跨国企业的多维度需求,助力全球范围内线上线下付款。

了解更多 
  1. 导言
  2. EC 卡是否已停用?
  3. 什么是 EC 卡?
    1. 支票担保卡如何运作?
    2. 支票担保卡的起源?
    3. 欧洲支票卡如何演变为电子借记卡
    4. 借助 Maestro,欧洲支票卡成为国际电子借记卡
    5. 在德国,giro 卡取代了 EC 卡
    6. 什么是 giro 卡?
    7. 德国 giro 卡存在哪些缺点?
  4. giro 卡是否即将停用?
    1. giro 卡和 EC 卡的 Maestro 功能停用意味着什么?
    2. giro 卡支付方式的变更会自动生效吗?还是卡片用户需采取行动?
  5. 德国 giro 卡日常使用三大要点
    1. 使用 girocard 取款需要多少手续费?
    2. 使用 giro 卡每日最多可取款多少金额?
    3. 如何挂失 giro 卡?

尽管 EC 卡自 2007 年起已更名,但在德国,它仍是人们对最常用塑料支付卡的俗称。如今,这种卡片被称为 giro 卡。以下是关于 EC 卡(即 giro 卡)有效性的所有信息,以及若万事达卡 Maestro 全球支付功能不再可用,giro 卡用户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本文内容

  • EC 卡是否已停用?
  • 什么是 EC 卡?
  • giro 卡是否即将停用?
  • 德国 giro 卡日常使用三大要点

EC 卡是否已停用?

俗称“EC 卡”的欧洲支票卡(Eurocheque card),实际上在 15 年前就已停用。在德国使用最广泛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发行量超过 1 亿张)——所谓的“EC 卡”,已不再是具备 EC 功能(此处“EC”代表“electronic cash”,即无现金卡片支付系统)的欧洲支票卡。自 2007 年起,它被更名为 giro 卡,也被称为德国银行业协会 (Deutsche Kreditwirtschaft) 推出的借记卡。

在功能方面,这种支付卡不断创新升级。除欧洲支票卡最初具备的支票担保功能外,多年来还新增了 ATM 取款、无现金支付等功能。最终,借助万事达卡的 Maestro 功能,该卡片成为了可在国际范围内使用的借记卡。

在本文中,您将了解 EC 卡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深入理解该卡片不断新增功能、更名,以及最新 Maestro 功能停用相关动态的背景。

什么是 EC 卡?

20 世纪 60 年代末,德国推出了一种名为“支票担保卡”的卡片,简称“支票卡”。该卡片由德国各银行和储蓄银行联合推出,不绑定特定金融机构。

支票担保卡如何运作?

支票担保卡的出现,解决了此前支票使用过程中的兑现风险问题。根据《支票法》(ScheckG)第 4 条规定,支票开具后仍有可能不被银行受理,且法律规定支票上的承兑记录视为无效。

为降低支票兑现风险,支票接收方与银行达成了担保协议。但这一做法也带来了弊端:银行需承担应收账款违约风险(又称“信用担保风险”)。

为使担保生效,支票开具方需在欧洲支票背面填写其担保卡编号。银行可据此核实该开具方(银行需对其偿付能力负责)是否为其授权客户。若支票在担保卡有效期内开具且按时提交,同时满足以下信息一致条件(担保卡编号、支票开具方签名、担保卡上注明的金融机构名称及账号、欧洲支票凭证格式),则担保合同生效。

支票担保卡的起源?

推出这种新型支票卡的初衷,是为了让活期账户余额(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大幅增长)更易取用。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可在境外使用的支付方式的需求日益增长 —— 就像在国内可使用带卡片担保的支票一样。

因此,1968 年,在德国的推动下,15 个欧洲国家就带卡片担保的支票跨境合作达成了普遍协议,为欧洲支票体系奠定了基础。同年,欧洲支票标识、“欧洲支票”和“欧洲支票卡”名称、兑现条件及清算规则均正式确立。

欧洲支票卡如何演变为电子借记卡

20 世纪 70 年代初,首批自动柜员机 (ATM) 开始投入使用。随着 ATM 的普及,欧洲支票卡也逐渐升级:原本单纯的支票担保卡获得授权,可作为 ATM 操作卡使用;随后,又获得了在销售点 (POS) 终端使用的授权。自此,顾客可在终端上进行无现金购物。使用 EC 支付时,需输入(通常为)4 位数字的卡片密码 (PIN) 以完成授权。

20 世纪 80 年代初,欧洲支票卡的使用实现了国际化。欧洲支票卡上标注了所谓的“EC 标识”,以表明其具备跨境 ATM 使用功能。即便不具备欧洲支票担保功能的银行卡,也会标注 EC 标识。自此,“EC 卡”一词在德国开始广泛使用。原因在于:这种塑料卡片上印有代表电子借记系统“electronic cash process”(又称“EC cash”“electronic cash”或“e-cash”)的“EC”字样,因此被称为“EC 卡”。

20 世纪 80 年代末,“电子借记卡” 问世。在与美国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合作中,相应的电子借记 (EDC) 功能也扩展到了欧洲以外的金融机构。这一扩展是在万事达卡旗下 Maestro 品牌的主导下实现的。此后,除 EC 标识成为欧洲 ATM 的标配外,电子借记 (EDC) 功能也成为欧洲支票卡及不具备欧洲支票功能的银行客户卡的附加功能。

借助 Maestro,欧洲支票卡成为国际电子借记卡

随着全球国家共同体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跨境支付交易的日益增多,除 EC 标识和电子借记 (EDC) 这两项欧洲借记功能外,万事达卡旗下的 Maestro 品牌还提供了可在全球范围内用于 ATM 和 POS 终端的借记功能。如今,这种支付方式通常被称为“联合标识”(co-badge),即 giro 卡上同时印有 Maestro 标识。

然而,万事达卡提供的 Maestro 功能迅速取代了上述两项欧洲借记功能,这两项功能随后从欧洲支票卡及不具备欧洲支票功能的欧洲银行客户卡上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支票卡的支票担保功能也逐渐失去了重要性。

尽管带有 Maestro 功能的欧洲支票卡可作为电子借记卡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但在德国的使用要普遍得多。而不具备 Maestro 功能的借记卡,仅可在德国境内使用。

在德国,giro 卡取代了 EC 卡

2007 年,德国中央信贷委员会(Zentraler Kreditausschuss,2011 年起更名为德国银行业协会 (Deutsche Kreditwirtschaft),是德国信贷行业主要参与者组成的协会)为 EC 卡推出了新名称和新标识——giro 卡”。自此,“giro 卡”与“EC 卡”一同成为德国广泛使用的名称。

什么是 giro 卡?

girocard 是德国的全国性借记卡。该卡的推出带来两大优势:一是通过统一银行卡支付系统的标准,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二是同时降低了持卡人的用卡成本。

如今,德国的 giro 卡发行量已超过 1 亿张,其中大部分是带有 Maestro 联合标识的 giro 卡。因此,德国银行业协会推出的 giro 卡借记卡,是德国使用最广泛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每分钟通过约 109.7 万个终端完成 1.2 万笔支付交易。

此外,最新款 giro 卡还内置了近场通信 (NFC) 技术,这种日益普及的非接触式支付方式也具备安全性保障。

长期以来,实体塑料 giro 卡一直拥有数字版本 —— 数字 giro 卡,顾客可随时在智能手机上携带和使用。

德国 giro 卡存在哪些缺点?

多年来,giro 卡的一大缺点是不适用于在线交易(即电子商务,简称 ecommerce)。这一情况在 2021 年发生了改变:德国储蓄银行金融集团 (Sparkassen-Finanzgruppe) 为其苹果用户提供了在 Apple Pay 钱包中使用 giro 卡在网上商店和应用程序中付款的功能。但严格来说,这并非独立的支付流程,而是该卡片在 Apple Pay 中承担了“结算”支付方式的角色。

通过这种方式,可平衡钱包中的负信用余额。由于历史原因,giro 卡的这种在线功能及背后的支付流程仅在德国境内有效,因为相关交易需通过德国银行业协会授权的网络运营商处理。若要在其他欧洲国家使用 giro 卡进行支付,则需与万事达卡或维萨等机构合作,并采用相应的支付方式。

giro 卡是否即将停用?

不会。德国银行业协会推出的借记卡——giro 卡,暂无官方停用计划。

有关 giro 卡即将停用的传言,源于万事达卡 2021 年宣布并于 2023 年夏季实施的卡片功能调整。自此次调整后,万事达卡不再为新发行的卡片提供 Maestro 支付功能。这意味着,对于所有带有 Maestro 功能的 EC 卡或 giro 卡,其全球支付功能正逐步停用。

giro 卡和 EC 卡的 Maestro 功能停用意味着什么?

从 giro 卡中移除全球 Maestro 支付功能,意味着德国银行客户可使用带有 Maestro 功能及相应标识的 giro 卡进行支付和取款的期限,最长为卡片到期日或 2027 年底(以先到者为准)。一旦卡片到期或截至 2027 年底,客户将无法再使用该卡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支付和取款。若客户希望在此之后在境外进行无现金支付,则需使用 2023 年 7 月 1 日后银行新发行的、带有其他支付系统的卡片。

以下是未来在境外使用 giro 卡的可能方式

  • 带有其他联合标识的 giro 卡: 未来,德国银行可能会提供内置维萨(Visa Debit)或万事达卡(Debit Mastercard)借记卡功能的 giro 卡。这类卡片在德国境内可通过 giro 卡系统使用,在境外则可通过合作方的支付系统使用。此外,这类 giro 卡还将具备额外功能:16 位卡号及安全码(CVV 码,即卡片验证值的缩写)—— 这是传统信用卡常见的信息。带有 CVV 码的 giro 卡也被称为 CVV-giro 卡,还可用于在线支付。
  • 带有 V Pay 功能的 giro 卡: 德国银行也可能与万事达卡的竞争对手维萨合作,实现全球支付功能。这意味着未来的 giro 卡可能会通过 V Pay 支付系统(而非 Maestro)提供服务。根据德国消费者中心 (Verbraucherzentrale) 的信息,维萨目前已表示将继续提供 V Pay 功能。
  • giro 卡搭配额外境外支付卡: 未来,德国银行也可能采用“双卡体系”——giro 卡用于境内支付,而借记卡或信用卡则用于境外支付。

停用 giro 卡也可能是一种选择。毕竟,零售行业的客户也可使用其他借记卡进行支付。但德国并非所有商店都接受这些借记卡,这意味着零售店需对其支付系统进行改造。而改造将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因各借记卡提供商会收取费用),若企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还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giro 卡支付方式的变更会自动生效吗?还是卡片用户需采取行动?

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德国银行已停止发行带有 Maestro 功能的 giro 卡,现有卡片将逐步到期。但 2023 年 7 月 1 日前已发行的卡片,其有效性不受影响——在卡片到期前,仍可在境内外正常使用,包括 Maestro 功能。

停用 Maestro 功能,并不意味着 giro 卡的全部功能失效。即便没有全球支付功能,giro 卡在德国境内仍可无限制使用。因此,giro 卡所有的国内功能均得以保留。

giro 卡从带有 Maestro 功能向 CVV-giro 卡的过渡,由银行主导推进。当带有 Maestro 功能的 giro 卡到期后,持卡人将收到新的 CVV-giro 卡。

德国 giro 卡日常使用三大要点

以下是您应该了解的有关使用 giro 卡(德国主流借记卡)进行日常支付的三个事实:

使用 girocard 取款需要多少手续费?

通常而言,在德国使用 giro 卡在本人开户银行的 ATM 机上取款无需支付费用。若在其他银行的 ATM 机上取款,通常仅当该银行不属于同一 ATM 网络时,才需支付手续费。具体手续费金额可能因银行而异。

使用 giro 卡每日最多可取款多少金额?

使用 giro 卡在 ATM 机上每日取款的最高金额,取决于开户银行及个人卡片限额。通常情况下,每日最多可在 ATM 机上提取 1000 欧元现金。若与银行单独约定,也可提取更高金额。

在提供现金提取服务的药店、超市和加油站,使用 giro 卡取款的限额为 200 欧元,且需满足最低消费金额要求。

如何挂失 giro 卡?

若需挂失 giro 卡,应立即采取行动。可拨打紧急电话 116 116,或联系本人开户银行办理挂失;也可拨打 0180 5 021 021。

拨打紧急电话 116 116 无需支付费用,相关挂失服务也免费提供。

注意: 若从境外拨打,需在紧急电话前加拨德国国家代码 (0049),境外拨打可能产生费用。

若 giro 卡被盗,建议立即向警方报案,并通过 KUNO 挂失服务办理卡片挂失。该挂失服务仅可在警察局现场办理。

了解有关无现金支付的更多信息。如需讨论 Stripe 如何支持您发卡,请联系我们的销售团队

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信息和教育目的,不应被解释为法律或税务建议。Stripe 不保证或担保文章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或时效性。您应该寻求在您的司法管辖区获得执业许可的合格律师或会计师的建议,以就您的特定情况提供建议。

准备好开始了?

创建账户即可开始收款,无需签署合同或填写银行信息。您也可以联系我们,为您的企业定制专属支付解决方案。
Payments

Payments

借助为各种企业打造的支付解决方案,实现全球范围线上线下收款。

Payments 文档

查找 Stripe 的付款 API 集成指南。